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2:31    次浏览
一“为政之要,惟在得人”。能不能选用执政为民的党员干部,关系地方发展,关系事业兴衰。实践证明,凡执政为民的党员干部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,就是能始终和群众在一起,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。比如尕布龙、廉福章、韩慧瑛、才仁松保、昂尕、王成元、尖措……这些在青海涌现出的好干部、好党员,就是一心想着群众、一切为了群众,始终和群众在一起、共甘苦的典范,是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那样:“老百姓是天,老百姓是地。忘记了人民,脱离了人民,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就会一事无成。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,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,心中常思百姓疾苦,脑中常谋富民之策,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,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。”当前,全省市(州)、县(区)、乡(镇)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正在扎实推进,这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也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。能不能搞好换届,选出始终和群众在一起的党员干部,关系党能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,也关系青海能不能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。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:“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,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,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风气监督,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,坚持严的精神、实的作风、高的标准,以坚定的意志、强烈的担当和过硬的措施,把换届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,确保选出好干部,配出好班子,换出好风气。”我们应当把换届的过程当成教育群众、教育干部的一个重大机遇,凝心聚力,通过换届,形成强大的正能量。换届的导向一定要围绕“十三五”,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的重大要求,换出一个好班子,换出一个好风气,换出一个好的精神状态,换出一个团结和谐的局面。换届选举,要选对党忠诚、对人民忠诚、对事业忠诚的干部,要选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干部,选出来的干部更要以此为标准,严格要求自己,用实际行动,激发更多干部扎根群众、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工作精神和状态,这是中央和省委的要求,是各族群众的殷切希望。二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”。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问题,是增强共产党人党性的第一位问题。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尖措同志,常常骑着摩托到乡上,然后骑着马上草原,在牧民帐房里一住就是好几天,和他们一起吃、一起住、一起放牧,高兴着他们的高兴,悲伤着他们的悲伤。也正是因为这种为民情怀,尖措同志赢得了草原群众发自内心的尊重。刚刚上任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乡党委书记两个多月的宋国良,常常到田间地头和群众聊聊家常。通过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聊天,宋国良摸清了群众的所思、所想、所盼,也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有了信心和打算。纵览古今中外的历史,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、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原因。回顾 90 多年历史,正是由于群众的最大支持,我们党才能够排除一切艰难险阻,战胜一切敌人,不断取得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,必须始终坚守,不能丢掉、不能失传。(下转第三版)